实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锦集5篇
有了一些收获以后,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,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盛夏七月,我跟随XXXX社会实践队来到了xx中学,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,实践队一共20人,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名队员。我主要的工作安排有写新闻稿、负责教“第二课堂”交际礼仪课程以及为文艺汇演准备的手语表演。虽然任务有点繁重,但我一想到能给学生授课,能成为一名小老师,便顿时有了挑起重任的信心与激情,心里想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。
最终确定安排我教初二(3)、(4)班的交际礼仪课程,自己心中多少有点紧张和期待,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当老师。10日下午2:30正式开始第一堂课,当我提前两分钟到初二(3)班的课室时,班上只有寥寥几人,当时我就打趣地问了一句:“哇,怎么这么多人啊!”,那些来到的学生也很诚实地回答:“还没到”。不知怎地,我对这班学生很是喜欢。我第一堂课的内容是首先从礼仪的内涵、实质、原则等理论性的方面出发,让学生先大概了解什么是礼仪。我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,让他们动脑筋想,然后告诉我他们的想法。令我高兴的是学生们都很积极回答问题,对我的礼仪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这个让我很开心,至少没有学生讨厌我的课。特别我说要教他们手语的时候,他们很是兴奋,有些男生不敢举手说要学,这让我想起初中时代的自己也是这样,对一些事情既感兴趣但又不敢说出来。我走到他们身边,告诉他们一个人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敢积极争取,到以后你们肯定会后悔的。最后结果是,全班都愿意跟我学手语。
第一堂课,我深深感受到了当一名教师的快乐,能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,而学生又很尊重自己,这让我在第一堂课下课后心情非常激动,第一次尝到了当老师的甜头。
晚上的时候,学生们居然跑来让我们教他们手语,学生的积极性如此之高,我就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位老师就更应该尽职尽责,把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。
当然,自己初次当老师,也遇到了一些调皮,不太听话的学生,弄得自己差点控制不了场面。在今天的讲课的过程中,初二(4)班的一些学生就很调皮,吃硬不吃软,只有我大声、强制性地命令他们,他们才照我的话去做。当时我就想了很多,其实做老师是不容易的,但也可以说是容易的,学生需要的是一位能讲到他们心里去的老师,一位朋友,而不是有尊卑等级的师生关系。
小老师,易当?不易当?对我来说,小老师这个称呼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受得起的,我既不能太有老师的那种严肃、威严,但又不能太过放纵学生,忘记了我这个老师的身份,总的来说,我需要把学生看做是我的朋友,我给学生们上课不仅只是看成简单的向他们传授知识,更是和学生们谈心,就像朋友间的谈话一样,轻轻松松,不需要太多的顾忌。希望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,我可以成为一位受到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。
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时光荏苒,白驹过隙。岁月真的是一把杀猪刀,十天的时间就像剑般穿梭,越是到了离别,越是感慨,越是伤感。我们还没来得及再多教他们一个拼音、一个单词、一个句子;我们还没来得及再多教他们一首歌、一支舞、一个手语、一个手工;我们还没来得及多教他们一个数学符号、一个英文单词、一个地理名词;我们还没来得及多告诉他们一个道理,还没来得及多带一份欢乐给他们,但是,我们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,一起成长的日子就没了。时间过得太快,十天的支教活动时间趁我们不注意时便就偷偷溜走了,回忆还不够,欢乐还未满。只是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最珍贵、最美好的回忆。
尽管十天时间太少,但是心得和体会却由于这十天的经历和回忆而填满心间!
离别气息在悄无声息中弥漫,离歌前奏曲已响起。在支教实践活动第八天的日子里,课程全部上完后,支教内容就结束了,第二天是支教成果展示的日子,文艺汇演结束后,我们梦之桥社会实践队的支教活动将全部结束,这意味着我们就要和白石小学还有白石小学的孩子们说再见了。
第八天,是我上的第二节语文课,也是我最后一节的语文课。那天我给五年级孩子上最后一节语文课。相比之下,我发现,五年级的孩子比较懂事,比较听话,他们并没有像前些天二年级的孩子那样课上吵吵闹闹,那天那节课也上得顺畅一点。不过,五年级的孩子并不知道这节语文课是他们的最后一节语文课,他们还并不是那么清楚我们即将要告别,即将说再见。
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我很认真备课,既准备了成语积累,又准备了成语接龙,还有歇后语、猜字谜,最后还准备了一首诗歌送给他们——《梦想起航》。我希望他们就像诗歌里所表达的一样——“梦想起航”,开启他们的梦想,也像我们社会实践队的队名一样,“梦之桥”——通过梦想的桥梁达到成功的彼岸。祝福这些孩子们,希望这十天的支教活动他们收获知识,收获快乐,收获成长。他们有所收获,便是我们梦之桥实践队这次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,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。
离歌前奏曲已慢慢地轻声地响起,那时我在想:希望我们拥有一个“happy ending”,希望梦之桥社会实践队取得圆满成功!
回想起第七天,那是梦之桥社会实践队在茂名白石小学的第七天,活动期数已过半。尽管离别的气息在慢慢靠近,但仍挡不了各种精彩在各个小组乃至整个队伍上演。离歌即将奏响,精彩却未间断。第七天7月15日支教活动的上课内容将全部结束,所有课程安排到15号便截止,16号将是学生的文艺汇演,同时也是实践队活动在白石小学的最后一天。随着汇演的日子慢慢临近,学生和小老师进入了为文艺汇演紧张筹备地状态当中。文艺汇演的节目包括了朗诵、唱歌、手语、跳舞、走秀等节目。那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,每个人都拿出十二万分精神准备节目,平时除了上课,其它课余时间就都用来为文艺汇演的成功举办而努力!那就是我们梦之桥社会实践队的精神!
作为新闻小组成员,我平常的任务就是记录和报道支教小组的上课情况,只是一个每天跟着支教小组上下课的跟随员兼报道员。第八天,自己做了一回“主角”,成了走上讲台的那个人。上课前的心情无法言喻,激动、期待、兴奋、紧张。作为每天记录上课情况的新闻成员,我固然对他们的上课情况了如指掌,知道他们上课调皮、吵闹、不安分。所以,上课前我在想,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听话呢?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呢?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呢?我苦思冥想,把课备得可以说是完美无瑕。但结果告诉我,纸上谈兵终归是纸上谈兵,尽管把课备得多充分,到了实战场地的教室,事实就并非想象那样了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孩子们今天上课依旧是那么吵、那么闹。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小学老师的辛苦、小学老师的伟大!我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当年那种面对调皮小学生不听 ……此处隐藏2192个字……此分享喜悦的心情。
第五、主动。主动考虑队伍里的大小事情,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,主动地提出疑问,这一个个主动,虽然简单,却意义重大,让我了解到更多,学到更多。
第六、理解包容。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,我们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样做事,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、想法强加给他人。学会理解,包容别人,包容社会,包容世间的一切。其实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的结束,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但每次遇到问题时,我们都会共同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而虽然在商量过程中,往往会意见不一致,但我们都能互相理解。慢慢地我也学会了包容、学会了体谅,更加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。
当然,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,我们也必须承认,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,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,由于缺乏经验,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,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。但我们依然相信,有收获,有经验,有挫折,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。作为当代大学生,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,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。一步一脚印,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,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。
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坚信: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下乡的'再次洗礼,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,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,走出校园,踏上社会,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总之,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,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,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清楚的,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。这不仅是一次实践,还是一次人生经历,是一生宝贵的财富!
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5怀着对青年志愿者实践活动的满腔热情,XX年7月,我参加了重庆邮电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——三下乡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类的实践活动,这也是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去接触和发现社会,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。近一周的活动,对我而言,不仅是一次快乐的实践活动,更是值得慢慢回味的社会实践课。虽然三下乡活动已经过去一周了,但所有有关三下乡的一切都历历在目。前期的团队策划,物资准备,动员大会,正式出发,实地考察,与相关负责人协商,每晚的例会,敬老院,看望留守儿童,体验农村生活,成立基地,踏上返途,一切的一切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热情。
信心基于我们充分的准备起初,秉承着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,在队员们的热情的讨论和协作下,我们“微尘联盟”小分队对这次三下乡活动做了周密而正确的策划,对活动中所遇到的情况布置了具体的应急措施。接着,学校所有三下乡的队员们参加了动员大会,在书记及相关领导的的发言中,积极鼓励大家投身于三下乡实践活动中,并阐述了“三下乡”的重大意义,即科技,文化,卫生下乡,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,为人民服务。同学们都意气风发,等着在此次活动中,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,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后来,我们开始准备我们三下乡所需要的物资:义捐的衣服,为留守儿童带去的文具等等。
期待了许久,终于,在7月1日那天,烈日炎炎下,我们小分队正式开始了三下乡活动。拿着物资,上午11点,我们来到了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。在这里,我们将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。简单安排好住宿后,我们开始实地考察,兵分两路,一路前往当地政府,与政府协商,申请在政府广场上举办义赠活动。来到政府行政楼里,和相关负责人说明来意后,递交我们此次活动的策划书后,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,并对7月3日的义赠活动的时间及场地安排作了具体布置。去敬老院的小分队,积极和院长协商,说明我们来敬老院的目的,意义及活动安排,活动得到了院长的认可,之后,他们对老人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的活动进行初步考察,有了初步了解后,对日后我们在敬老院的举行的活动的具体安排有很大帮助。接着,我们开始走访,老人们的热情,孩子们纯真的笑脸,村民们的淳朴,坚定了此次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,更加有信心做好此次活动中的每一件事情。
在晚上的例会中,队长安排了明天的任务——到三泉敬老院慰问看望老人,强调了团队协作,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,很多事情相互协作,只是这样做才更省时,省力。把不同的思想的精华融合这才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主要动力。一个团队之间有矛盾很正常,只要理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,很多事情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更加的清晰。实践中,爱与奉献的凝聚接下来的这几天,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了活动中。
第二天,在南川电视台记者的陪同下,我们带上礼物,来到三泉敬老院,看望这里的老人们。队员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人们感到高兴,陪他们聊天,为他们表演文艺节目,打扫老人们的房间,拖地。队员们都按照自己的任务,分工又合作,顺利圆满完成了活动。老人们看到我们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为他们所做的,都热泪盈眶的握住我们的手,表示感谢,这使我们大受鼓舞,坚信了以后我们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,去关心他们,让社会充满爱。
第三天,继续我们的爱心,在政府的支持下,在政府广场上举办义赠活动。在布置场地时,由于烈日炎炎和强烈的风,给我们带来了小小的困难,但是大家齐心协力,有的搬桌子,挂旗子,摆衣服,挨家挨户宣传,不畏烈日,只为惠及更多的人。
第四天,我们开始走访留守儿童,陪他们聊天,送给他们文具。孩子们看到我们,都很爱和我们交流,舍不得我们,因为在村子里,很少有我们这么一群人去关爱他们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开始了调研活动,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人,询问新农村建设情况,看三泉镇农村生活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。村民们都很感谢党和国家,并相信他们的领导会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一路走来,村民们质朴的笑容,热情的回应,让我们感到此次之行是值得的。第五天,我们到农家体验农村生活,与农民同吃同做,除草,松土,摘菜,做农家饭等等,充满了欢声笑语,也明白了粒粒皆幸苦,以后会懂的更加节约粮食。 第六天,我们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——成立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。在派出所警察的支持和帮助下,我们顺利成立了基地,为未来我们的三下乡活动提供了方便与更多的实践机会。收获在实践中近一周的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,经历的事情让我重新认识了农村,重新认识了自己,也成长了许多,成熟了许多,更收获了许多。我们大学生,作为这条实践道路上的骨干,理应为"三下乡"实践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,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,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,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,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在这个大家庭中,友谊已在无形中慢慢积累,团队精神也在无形中屹立在我们心中。“三下乡”锻炼了我的能力,磨练了我的意志,增强了我回报社会的意识.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,我们必将身体力行,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。尽管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遇到了一些困难,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,肯定会一一得到解决。其中的辛酸与感动,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。然而,这一切并没有结束,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,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,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,在实践中检验自己,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。
文档为doc格式
【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】相关文章:
Copyright © 2025 精品心得网 www.gdzpds.com 版权所有